|
2023年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9
发表时间:2023-08-28 12:24 高州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2023级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 (专业代码:750101) 人才培养方案 执笔人:江采妹 学校审核人:陈岳松 专业部:信息工程专业部 教务处:甘凯丰 教学副校长:胡祥光 企业审核人:**** 审定人:校党支委 二O二三年四月 目录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1 二、入学要求.............................................................................1 三、修业年限.............................................................................1 四、职业面向.............................................................................1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1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2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5 八、实施保障..............................................................................8 九、毕业要求...............................................................................15 十、附录........................................................................................15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艺术设计与制作 专业代码:750101 续接高职专科: 二、入学要求 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创业能力。 本专业培养面向长三角地区先进的艺术设计与制作相关产业对艺术设计专业领域技能性人才的发展需要,培养面向文艺团体、影视公司、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具有艺术设计与制作相应岗位必备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专业设计师、插画师、艺术培训人员、摄影摄像师、企事业单位文化艺术活动组织、管理人员等工作岗位,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正确的审美意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素养 1. 热爱祖国、勤学苦练、尊师孝亲、遵纪守法,自觉遵守行业法规和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 忠于教育事业,热爱职业教育工作,认同本专业性质及其价值;诚实守信,责任心强,耐心细致,做事认真。 3.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4. 有理想信念,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身体健康,乐观开朗;有良好的言行习惯,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5. 有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沟通与协作,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有服务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法律意识。 6. 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7、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合格证书作为反映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的基础性职业资格证书,在要求计算机操作能力并实行岗位准入控制的相应职业作为上岗证;在其它就业和职业评聘领域作为计算机相应操作能力的证明。化学考证考试通过后发放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具的资格证书,使学生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熟练使用常用办公和工具软件; (2)了解素描、速写、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和透视学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绘画基本技能; (3)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和技术,能熟练应用Photoshop和3Dmax等常规设计与制作软件;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以及职业素养、礼节礼仪等选修课程。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及其它专业课、综合实训、技能考证训练、岗位实习与社会实践课为必修课。 选修课为拓展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校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学生就业岗位、学生的学力和兴趣,合理选择相关拓展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公共基础课
(二)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核心课
2.其它专业课
3.校外见习实习
(三)选修课程 1.职业素养是中职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即将所从事职业的道德基本规范,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明确职业理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2.礼节礼仪是中职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的前提下,遵守公序良俗,尊老爱幼、接人待物、行为举止、语言符合规范,在职业生涯中养成良好的职业、生活习惯,受益终身。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活动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和实训实习),寒暑假为12周。周学时一般安排为26-28学时(按毎天安排6节课计),校外见习实习一般按每周计30学时。三年总学时数不低于3000学时。实行学分制,原则上一般以16-18学时计1学分,三年制毕业总学分不少于170学分。 公共基础课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允许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按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开设顺序,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本方案确定的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内容和学时。7 专业技能课(含实训实习)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一般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确定6-8门专业核心课和若干门其它专业课。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推行岗位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学生岗位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可根据专业实际,集中或分阶段安排。 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约为10%。 (二)教学周数分配表
(三)教学安排表
备注:计划第三学期考“计算机基础等级证”;第四学期考“美术基础等级证”。 说明:1.各门课程考试考查时间(学期)可另列安排表。2.公共基础课的拓展模块教学內容可安排在选修课或第二课堂完成。3.职业学校劳动教育重点是以实训实习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专题讲座不少于16 学时。4.校內专业综合实训、校外见习和岗位实习,暂停安排其它课程。 5.学分计算方法:课堂教学一般以16-18学时计1学分,若毎学期教学周数为16周及以上的课程,按周学时数等于学分数计;若周数小于16周的课程,则按平均17学时计1学分,除以学期总学时,计算学分取小数点一位,x≥0.5取1分,x<0.5取0.5分。6.校外分散见习和校內实训,按实际学时计算学分;入学教育及军训、校外岗位实习若按周安排,则毎周计30学时,毎周计1学分。7.若整个学期安排岗位实习,每学期按总学分的1/6 计28学分。8.获取技能等级证计2学分。 八、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设施等原则要求。 (一)教学实施 1.公共基础课 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 构建课程思政大格局。全面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的任务是依据国家统颁的相关课程教学标准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 推行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模式的改革,以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突出“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课程标准(2020 年版)》开设,指导 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语言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 180 等活动,进一步提高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具体的生 活、学习、工作等语言运用情境中,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强化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提升 思维品质,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 优秀文化、民族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 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 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成为全面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 才奠定基础。 数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2020 年版)》开设,培养学生 基本扎实的分析计算能力、计算工具基本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 能,培养学生系统全面特别是重点突出的观察能力、一定的空间想 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初步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创新能力。 英语: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 年版)》开设,明确新课 标赋予教师教育教学方向上的新任务,即立德树人,发展英语学科 核心素养,保证学业质量,突出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课程 性质,从职场的语言沟通,思维感知差异,跨文化理解,自主学习 四个维度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 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 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 自主学习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依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2020 年版)》开设,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体育与健康: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 年版)》开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过传授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掌握 3 项民族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培养运动爱好和特长,使学生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 180 习惯,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全人格,强健体魄,具备身心健康和职业生涯发展必备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引领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2.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强化立德树人意识,结合专业素质要求,梳理各门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动专业课教学与思政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积极推进“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深入个业进行调研,优化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设置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相融通;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奖大赛中的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融入课程标准。大赛评价标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和高质量就业。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深入“三教”改革,促进书证融通,推行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工作过程行动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突出“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融合创新。 围绕本专业的职业属性,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整合,结合现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基础素描:掌握石膏像、静物、人物等的写生知识, 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学会借助明暗关系 和黑白灰层次关系,表现物体的结构、比 例、空间、质感和物体间的相互关系等。 掌握在二维平面上塑造三维空间的技法、 观察和整体表现物体的方法,能运用各种 素描知识和表现手法描绘物体,提高绘画 造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三大构成:主要学习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 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设计作品中的 形态、构图、表现方法及其他与平面造型 有关的技巧、材料的效果。掌握色彩构成 中的色彩的属性,了解色彩构成中的色彩 的体系,掌握色彩相互之间的关系、色彩 的表现方法、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及 立体构成技法、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等方面的知识。 Photoshop:本课程主要讲述平面图形图像处理和设计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平面设计的方法、技 巧和创意思维理念,使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处 理和设计平面图形、标志以及广告、宣传品设计以及二维动画上色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和实训,使学生能够创作和绘制完整的商业 插画作品。 (二)教学质量管理 严格科学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性专业教学计划、各门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和实训实习大纲,加强对实施性教学计划执行的管理监督,严格按教学计划开设课程,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严格落实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加大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积极推行技能抽查、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 严格执行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制定本校的学生岗位实习管理实施办法,加强监管。以本方案为保证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教学文件,为指导和管理教学工作及专业建设的主要依据,为考核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椐。建立学校教学工作诊改进机制,全面开展常态化教学诊改工作,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校内校外评价结合,学业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运用知识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构建教师、企业及社会广泛参与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以过程性评价为导向,将学生日常学习态度、学习表现、知识技能运用纳入评价范围,形成日常学业水平测试、技能抽查等学业评价为主、期末考试考查为辅的过程性学业评价体系;以职业资格鉴定基础,将学业考核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允许用职业资格证或技能等级证替代一定的专业课程成绩,以行业职业岗位标准为参考依据,形成学校与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学生实习环节的评价机制。 期末考试考查课程,按学业成绩管理统一规定,制定各门课程成绩评价标准,合理确定平时测评成绩、期末考试考核成绩和总评成绩的权重关系。 教学评价比例分布表
(四)师资队伍 本专业应配备与专业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专任教师;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60%。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并聘任企业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占教师人数的20%左右。 专职教师应具备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兼职教师应具备在相应的职业岗位上工作5年以上,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具有一定的专长,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 (五)教学资源 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文件规定和《教学用书征订目录》选用教材。校本教材或因实际需要选用《教学用书征订目录》以外的教材,应经学校同意并报本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选购、采用。 严格釆用国家统编”三科”教材,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校本专业教材,倡导开发和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健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广泛应用数字化和立体化教材。 目前选用的专业教材见下表:
(六)教学设施 本专业应配备与专业规模相匹配的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基本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实训室的设置和实训设备的配备是根据本方案的课程内容设计并涵盖技能等级、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普通教室和实训室应配备有多媒体教学平台。每个实训室按一个班(40-60人)进行配置设备(可随着规模扩大而增加)。 校内各实训室配置主要设施设备名称及型号规格、数量表
目前学校暂未配置的实训室或设备注明为 * 九、毕业要求 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通知(教职成[2010]7号) 文件要求,符合国家及省教育厅有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的规定。 要求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学生达到以下要求,准予毕业:1.思想品德评价合格;2.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或修满规定学分;3.岗位实习或工学交替实习鉴定合格。 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确保学生毕业时完成规定的教学环节和学时学分,结合实际组织毕业考试考核,保证毕业要求的达成度高,坚决杜绝“清考”行为。 十、附录 |